卡拉OK音箱與環境的關系
經驗豐富的KTV經營商和工程技術人員都有這樣的體驗,同一對KTV音箱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表現。在音箱的營銷場所,隨著營業視聽面積大小的變化和裝修情況的不同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有的品牌為了迎合銷售進行了特殊設計,到了包房卻常常變得難以適應;若按包房環境設計,又很難滿足營業場所的需要。即便是包房也是千差萬別。那么,能不能讓卡拉OK音箱適應多一點的環境呢?
傳統的解決方案是用電器設備彌補聲學上的缺陷,也就是經常使用的卡拉OK功放機上的均衡來做修飾(將高低音加強或減弱)。這種彌補,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建聲造成缺陷的頻點與功放均衡的頻點很難做到一致。彌補后的聽覺好象均衡一些了,但頻響特性不夠平滑,使得層次變差,演唱時自我感覺不能令人滿意。
有些音箱(如:TPMPO音箱)提出聲學問題盡量由聲學自身解決,盡量減少對建筑和電器的壓力,這與傳統思維有很大差別,與前述的電器均衡相比,矯正后的其它缺陷明顯減少。
其技術途徑在于:首先是音箱的內在品質提高,盡量減少箱體內寄生駐波的多次反射,使得聲音變得"純凈",給聲學處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是設計成為多方向導相孔,為聲學處理創造條件。以TPMPOT-804為例,導向孔有4個,實驗中會發現,堵住不同的孔,會有不同的聲音效果。當音箱距后墻、房頂、墻角不太遠(1米以內)時,其音效差別更大。為了簡化使用,在設計箱體時,導向孔的直徑和長度是精心設計的,是較為"中性"的狀態,前孔與后孔對角的各堵上一個(留下的孔也是對角的兩個)。這種狀態可以適應大多數聽音環境,而特殊環境則要在實驗中調整。這種調整的原理是:由于包房音箱容積都很小,箱體共振頻率不會很低,導向孔的相移也不會很多,這時借助建筑環境的反射作用,產生新的聲程,進一步增加相移,使之在較低頻率時與揚聲器的正相位較接近,起到加強低頻效果的作用。
這里所說的聲學處理,并不完全排斥傳統技術措施,對于一個良好聲場環境,不同的音箱會表現的不同的音色。用TPMPO音箱在某個聲場環境中進行測試,當打開盡量多的導向孔能達到最佳狀態,就會發現,無論是聽音樂還是演唱,聽覺和感覺都異常的輕松。這是因為,隨著導向孔的增多,箱體內的"反彈"壓力會明顯下降,揚聲器單元越來越接近自由場。"工作"的自然越來越輕松。此外,后導向孔發出的聲波是借助建筑物反射發揮作用的,而建筑物容積遠遠大于音箱容積,其固有共振頻率更低,音場寬大的感覺更容易體現出來。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防止一味的追求建筑物共振,如果包間內吸聲處理不當或房間容積過小,共振聲同樣不會令人滿意,這時候需要兼顧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具體方案。
在高頻方面,有些音箱的設計不主張利用建筑物反射作用,這與傳統思維也有很大沖突。TPMPO音箱的設計者認為,高頻聲波波長很短,通常在分米或厘米級,反射聲與直達聲疊加后,會有許多類似"拍頻"的峰谷,使聲音變得粗糙,甚至"扎耳朵"。TPMPO音箱用多方位高音實現直達聲的充分擴散。聽過TPMPO音箱的人會感覺到,音箱擺放高度與人耳高度差無論大小,聽覺效果沒有明顯差別。這種特性就造成了無論聽音者身在房間的何處,都能聽到良好的直達聲。這與傳統的方式要求的必須把音箱掛高,故意加大反射聲成分是有極大差別的。在TPMPO音箱造就的音場中,反射聲在建筑物的吸收作用下,總是比直達聲弱,這就保證了直達聲處于主導地位,給Hi-Fi特性的發揮創造了機會。
總而言之音箱的設計和聽音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些音箱的結構是可以調整的對于環境不太好的地方使用時,就能夠通過調整音箱的高音揚聲器的角度或者導向孔改善聲音的效果,例如:BMB、BOSE、TPMPO等品牌的音箱設計時有些品種是可以進行調整的。
KTV音箱的最新設計理念是大功率、多高音頭、多分頻、多導向孔。目的是使卡拉OK演唱更加輕松自然,音樂伴奏更Hi-Fi,而且能夠適宜更多的環境要求。
有人擔心聽多了直達聲會不會給人直截了當的感覺而缺少深遠意境,演唱者感到聲音干澀。而聽了新型號的音箱會得到相反的結論,如TPMPO音箱的聽音位置即便音箱與人耳等高,也會感到傳統音箱難以達到的深遠穿透力,這種感受是Hi-Fi特性所固有的。